随着2024—2025年采暖季的到来,济南商河县的居民们在温度上的体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位女士兴奋地表示,今年的室温更稳定,即便外面气温骤降,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家里寒冷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正是新投用的“智慧供热大脑”系统,使得供热调控不再是单纯依赖人工操作。
在过去,供热工作者龚新华每天需在小区间跑动,手动调整每栋楼的暖气阀门,步数飙升至3万步,工作繁重。然而,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集中调控,使其工作量大幅度减少,微信步数也降到了7000步以下。供暖服务的品质的提升与工作强度的降低,看似矛盾,然而却得益于科技的进步。
“智慧供热大脑”系统融合了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,改变了传统供热行业的运行逻辑。平台的开发者田钿详细的介绍,该系统通过收集往年供暖数据,利用大数据分析,明确供热过程中所有的环节的热量损耗。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调控的精确性,还能够及时作出调整阀门,确保热水有效输送,解决了以往由于管网距离造成的“近端过热、远端欠供”的问题。
供热公司韩鹏提到,以往的供热调控依赖于个人经验,不仅有可能会出现失误,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。而现在的AI调节机制,能够准确的通过实时情况智能优化热水流向,大幅度降低近端的热能浪费,既保障了用户的供暖需求,又实现了节能降碳。
数据显示,在整个供热季,“智慧供热大脑”系统成功进行了14.9万次精细调节,整体实现了4%的能源节约,并减少了3000多吨的二氧化碳排放。这不仅是技术的提升,更是对服务理念的彻底革新,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未来,供热领域的这一技术革新将进一步深化,目标是能够对每栋楼、每个单元乃至每户居民都进行精准调控。这一愿景不仅展现了科技在传统行业中的巨大潜力,也为济南的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总的来看,智慧供热科技体现了AI与实体经济的深层次地融合,济南的成功案例正是AI赋能传统产业的生动写照。这一转变不仅让供热变得更智能,也让每一度热量都有了“聪明”的利用,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的同时,也为保护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